近日,2025年度國家級QC成果大賽圓滿落幕,中國三冶憑借扎實的質量管理實踐與突破性創新成果,在兩項國家級賽事中斬獲佳績。其中,在中建協成果大賽中,一舉摘得一等獎2項、二等獎8項;在中施企協賽事中,贏得一等獎2項、二等獎1項。這份成績單的背后,是中國三冶質量管理水平從"量的積累"到"質的飛躍"的生動印證,更是三冶人踐行“自主創新的引領作用”,以“問題導向的工作思維”突破行業瓶頸的縮影。
一是數據見證實力:質量創新呈爆發式增長
與往年相比,中國三冶今年獲獎數據實現多項突破:一等獎數量同比增長33.33%,二等獎增長50%,創新型成果更是翻倍至4項,增幅達100%。其中,工業工程公司"焦爐爐柱彈簧精準壓縮裝置的研制"成果,不僅以遼寧省綜合評分第一名的成績斬獲"最佳發布獎",更通過將彈簧壓縮精度控制在"±1mm"的嚴苛標準內,為同業同類工程提供了可復制的精準質量管控方案。這正是中國三冶質量管理從"解決問題"向"創造標準"轉型升級的生動體現。
二是從"攻堅"到"引領":質量管理能力全面升級
此次成果的集中“爆發”,源于中國三冶對QC小組活動的持續深耕。通過聚焦工程現場難點、痛點,各QC小組把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,將技術創新與質量改進深度融合:從優化施工工藝到研發專用裝置,從降低誤差率到提升安全系數,每一項成果都直指"提質增效"核心。如今,QC小組活動已從最初的"解決單個質量問題"升級為系統性提升工程質量的"方法論",形成了"發現問題→攻關改進→成果轉化→標準推廣"的閉環機制,推動企業質量管理從"被動整改"全面轉向"主動創新"。
三是以質為基,邁向更高臺階
這些硬核成果的涌現,標志著中國三冶在質量管控的專業化、精細化、創新化上邁出關鍵一步。未來,中國三冶將持續以“世界一流的使命擔當”為指引,以QC小組活動為抓手,讓質量管理成為企業發展的"硬核競爭力",以“精益求精的品質堅守”,為行業質量管理升級貢獻"三冶方案",為集團公司、中國中冶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三冶力量!